• 當前位置:
  • 首頁
  • >
  • 政策法規
  • >
  •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遴選2022年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項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遴選2022年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項目承擔單位的通告

2022-06-15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精神,全面加強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切實提升職業院校教師、校長(書記)的素質和能力,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遴選重慶市2022年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項目承擔單位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培訓項目
  
  重慶市2022年面向社會公開遴選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項目共設計課程實施能力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1+X”證書種子教師研修、公共基礎課教學能力提升、訪學研修、名校長(書記)培育、培訓者團隊建設、教師企業實踐、其他類、中高職協同研修等十個大類46個子項目,各子項目涉及專業、人數、經費見附件1。
  
  (一)課程實施能力提升項目。遴選中、高等職業院校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骨干教師集中研修,每班50人。研修內容主要包括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體系、課程思政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和教案編寫與實施、新型活頁式與工作手冊式教材編寫、模塊化教學研究、實訓實習教學組織與實施、對教學過程與教學質量進行診斷與改進、教學質量評價職業院校等。項目采取市內集中研修、崗位輔導等方式,集中研修時間不少于20天/160學時。
  
  (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項目。組織中、高等職業院校相關專業骨干教師參加培訓,每班50人。培訓內容包括職業教育信息化制度及標準、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制作與應用、在線教學組織實施和平臺使用、混合式教學組織實施、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AI(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教學管理信息化應用。項目采取市內集中面授、返崗研修等方式,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20天/160學時。
  
  (三)“1+X”證書制度種子教師培訓項目。組織中、高等職業院?!?+X” 證書試點院校專業帶頭人、骨干參加培訓,每班50人。培訓內容包括職業(專業)技能、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專業教學標準與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職業技術等級證書與專業課程融合、模塊化教學方式方法、職業技能考核與培養課程考核評價等。項目采取市內或市外集中面授、返崗實踐等方式,集中研修時間不少于20天/160學時。
  
  (四)公共基礎課教學能力提升項目。面向中職學校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和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思政等課程專任教師開展專題培訓,每班100人。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中職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心理健康專任教師的理論素養、提升干預學生心理危機能力;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師理論素養、提升干預心理危機能力,提高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質量評價等素養。項目采取市內集中面授、返崗實踐等方式,集中研修時間不少于10天/80學時。
  
  (五)訪學研修項目。遴選中職學校各專業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高職院校財經商貿類骨干教師、裝備制造大類專業帶頭人,到國家級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等優質學校、學術和科研機構訪學,每班20人。研修內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學改革、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群建設、名師工作室、教學能力大賽、技能大賽、教科研方法、前沿技術以及企業工程實踐鍛等。研修采取市內結對學習、聯合教研、專項指導、頂崗研修等方式分階段開展,訪學時間不少于1年,其中集中研修時間不少于50天/400學時。
  
  (六)中職名校長(書記)培育項目。組織中職學校校長(書記)參加培訓,每班50人。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職業教育治理理論、職業教育發展國際比較、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1+X”證書制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職業教育高考制度、專業(群)設置與建設、課程教材與教法改革、“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職業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學成果培育等。培訓采取市外集中研修、考察交流等方式,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10天/80學時。
  
  (七)培訓者團隊建設項目。面向中職學校遴選師資培訓基地培訓師和負責人、裝備制造大類專業帶頭人;面向高職院校遴選師資培訓基地培訓師(心理健康類)和負責人,組建專業教學團隊和培訓管理團隊,每班40-50人。研修內容主要包括培訓基地建設、需求分析方法、模塊化培訓課程設計、績效考核評估以及心理健康專題等。通過市外集中面授、課題研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修,集中研修時間不少于10-15天/80-120學時。
  
  (八)教師企業實踐項目。選派中、高等職院校相關專業青年教師到國家級教師企業實踐基地開展產學研訓一體化崗位實踐,每班20-30人。實踐內容主要包括了解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工藝流程、產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熟悉企業相關崗位職責、操作規范、技能要求、用人標準、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等,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標準等。項目采用市內企業跟崗實踐、企業流動站頂崗、參與研發項目、兼職任職等方式分段進行,企業實踐累計時長不少于40天/320學時。
  
  (九)中職其他類項目。包括中職統編教材課標培訓、教師發展整校推進、市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負責人和骨干教師培訓、外聘教師教育能力提升、職業院校信息化及產教融合能力提升、“雙優計劃”建設及“三教”改革培訓等6個項目,選派相關教師、干部參加培訓,培訓時間6-15天/48-120學時。其中,中職教師發展整校推進項目以全市所有中職學校為遴選對象,項目實施周期為1年。
  
  (十)高職其他類項目。包括高職師資培訓課程資源開發、人才培育等2個項目。培訓課程資源開發主要針對心理學類開發2個培訓課程資源,要求每個課程不少于10次,每次不少于15分鐘;人才培育按成渝雙城經濟圈高職院校訪問學者互派計劃要求,選派相關教師進行資助。
  
  (十一)中高職協同研修項目。遴選交通運輸大類、醫藥衛生大類每專業中、高職各25人,組建中、高職人才接續培養專業教師協同研修班,每班50人。研修內容為中等、高等職業教育人才接續培養方案、課程教材及數字化資源研發,行動導向的教學實踐與演練、教研科研項目交流與合作等,物化成果主要包括中高職人才接續培養改革方案、理實一體化課例(教案、說課稿、課件、講課視頻)、校本課程教材、教學研究論文等。項目采取集中面授和返崗實踐等方式進行,研修時間為1年,其中集中時間不少于25天/200學時。
  
  二、申報條件
  
  (一)“三教”改革研修大類項目:申報單位為國家級、市級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或承擔過兩年及以上市級教師培訓任務的單位,或2006年以來獲得過中央財政重點專業建設資金支持的優質省級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其中,“1+X”證書種子教師研修項目申報單位為市內外“1+X”證書試點院校,并與國家認定的相關專業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機構聯合申報。
  
  (二)名師名校長培育項目:申報單位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或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專業技能示范單位、通過教育部備案的省級優質職業教育師資培訓機構,或承擔過兩年及以上市級教師培訓任務的單位。
  
  (三)校企雙向交流項目:申報單位為市級及以上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或教師企業實踐基地。企業實踐單位的行業代表性強、覆蓋專業面廣、崗位群和產業鏈齊全,具有專門的職工培訓機構、能夠提供實踐崗位和指導教師(師傅),且可以解決教師實踐必需的食宿等基本生活條件、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鑒定能力和接納水平。高校和中、高等職業院校申報此項目,須與符合條件的企業建立合作機制,聯合申報。
  
  (四)中職其他類項目:申報單位為市級及以上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或企業實踐基地,或者承擔過兩年以上市級教師培訓任務的單位。其中,中職學校教師發展整校推進項目申報單位為全市所有中等職業學校。
  
  (五)高職其他類項目:申報單位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還可為全國高職教育師資專業技能示范單位、通過教育部備案的省級優質職業教育師資培訓機構。其中,人才培育項目為成渝雙城經濟圈高職院校訪問學者互派交流單位。
  
  (六)中高職協同研修項目:申報單位為國家級、市級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或承擔過兩年及以上市級教師培訓任務的單位,或2006年以來獲得過中央財政重點專業建設資金支持的優質省級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
  
  三、申報要求
  
  (一)各申報單位應具備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教師在線培訓的能力,加強在線培訓平臺和資源建設,加大教師培訓模式改革創新力度,有效應對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對教師培訓帶來的影響,確保完成培訓任務,提升培訓質量。
  
  (二)符合條件的單位根據自身優勢專業和培訓資源,積極申報相關項目,要精準制定培訓方案,科學評估自身培訓承接能力,合理控制申報項目數量,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嚴禁將所承擔的項目轉包給第三方機構承擔,如有類似情況,取消項目承擔資質。
  
  (三)申報單位應提供相關資質證明材料,凡聯合申報的須提供聯合單位的協議書(承諾書)及聯合申報單位能夠承擔相應培訓任務的證明材料。各單位申報時應按培訓專業或方向申報,未明確專業或方向的按專業大類申報,沒有明確專業的按項目申報。
  
  四、其他事項
  
  (一)申報截止時間為2022年6月24日18:00。請申報單位將《重慶市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項目申報書》(附件2)《重慶市2022年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項目申報匯總表》(附件3)紙質材料須一式三份并加蓋公章,于規定時間前報送至重慶市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電子版發送至指定郵箱。郵件名稱統一為“****(單位全稱)申報書(申報匯總表)”;紙質件郵寄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9號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府大道校區綜合樓511室;收件人:羅彩林;電子信箱:cqzjgp@126.com。
  

  (二)聯系人及聯系電話:田靜(重慶市教委師范教育處),023-60393048;彭曉(重慶市教委人事處),023-63865672;謝霽月、羅彩林(重慶市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項目辦公室),023-62653201,023-62882296。


2022年6月14日


來源:重慶市教育廳

微信公眾號

wechat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在线电影网| 亚洲一区欧美一区|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本爽爽爽爽爽爽在线观看免|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动漫综合网|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免费网站|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国产美女免费观看| 国产小视频福利|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啊轻点灬大巴太粗太长了视频| 免费一级乱子伦片|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久草视频福利资源站|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 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littlesulaa小苏拉| 18av黄动漫网站在线观看| 青青草国产免费久久久91|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波多野结衣大战欧美黑人| 最近的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在线观看网站黄| 国产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和武警第一次做男男gay|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 97av视频在线播放|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男人天堂免费视频| 青青草国产免费久久久91|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欧美熟妇VDEOSLISA18|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国产一在线观看|